论语学习心得 | 乡党第十(247)祭于公,不宿肉。祭肉不出三日,出三日,不食之矣。-头条焦点
2023-05-10 18:25:23   来源:商丘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
正文共:2457字

预计阅读时间:8分钟

论语学习心得——乡党第十(247)马:好,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《论语》,乡党第十的第九 章, 祭于公,不宿肉。祭肉不出三日,出三日,不食之矣。方 同学,来给大家念一下翻译吧。

方:好。在太庙参加祭礼之后,分到了祭肉不过夜。家里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,过了三天就不吃它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马:很好。这一章是讲,对于祭祀的肉,它的用法的要求。所谓的祭于公,过去古礼,鲁公在祭祀的时候,士大夫要去助祭,就是去帮助他。主持参加祭典,参加完了祭礼之后,要把肉分给大家。从鲁公那里分到的肉,不留到第二天。要么再分给别人,要么就是烹饪了之后吃掉,不超过第二天。

然后自己家的祭肉,祭肉不出三日,是指自己家家祭,祭祀了之后,自己家的肉,祭祀的祭肉可以留三天,但是过了三天,就不要再吃了。为什么这样?因为过了三天,很可能就坏了。

为什么领到的祭肉,从鲁公那里得到的祭肉当天就要分下去?因为古代公祭,国家的祭祀,时间是比较长的,有可能肉已经放了一天两天了。所以你拿到了之后,就要马上把它分掉,或者马上把它吃掉。这都是可以理解成是卫生方面的考虑,但其实也是礼仪方面的考虑。

因为我们过去祭祀用肉,就相当于是让祖先,让社稷享用用过了,让鬼神享用过了,等于是鬼神在赐福给我们。这是神的恩惠,这个恩惠不能长期的留在自己家里。得到了之后,马上就要分下去。你自己家的祭肉嘛,这是自己祖先享用过的。你可以多留几天,多放几天,放三天。

目的还是为了让你赶快吃掉。跟前一章的联系,跟前一章是连着的,过去整个一篇都是连在一起的。所以你看前面讲不撤姜食,不多食,下面就是祭于公,不宿肉。前面讲鱼馁肉败,不食;色恶,不食;臭恶,不食。所以这个祭肉也是不多放,你放久了它就色恶、臭恶了,就没法吃了,就浪费了。

所以这章是比较简短的,它的道理也很清楚,祭肉要赶快处理。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已经没有祭祀的传统了,国家祭典也不会再去用三牲。过去三牲就是最大的,猪、牛、羊,或者是叫太牢。少牢的话就是一头猪、一只羊,就用一头猪去祭拜,去祭拜这个神祇,祭拜祖先。

我们现在南方还有祭祖的习俗,可能每一家也有每一家不同的规矩,可能是奉上祖先喜欢吃的食物,而且我们现在很可能祭过的食物就不再吃了。但是也有祭过来之后,马上很快又再分给大家一起吃。这就都不一样的,我们的规矩就都不定了。

在古代,孔子那个时候,所有的祭肉都要分下来的。鲁公祭祀了之后,所有的大夫,所有的大夫家都可以分到一块祭肉的。而且你如果没有分到祭肉,说明你这个家不是被作为大夫的待遇的。所以这也就是古礼,过去如果是没有分到肉,这是对他很大的羞辱。

士死不叫死,士死叫不禄,没有俸禄了嘛,没有饭吃了。过去不是还有一个典故嘛,曹操想要让荀彧死,就送给他一个空食盒,荀彧知道就自杀了。这是不禄,等于是没有你的饭吃。给你一个盒子,空的,本来应该有饭的,没有饭。

所以过去的祭肉,它就代表着王权给你的恩惠、恩德,不能自己留在自己家里。不宿肉,不能让它一直放着,当天就要分下去,你可以再赏赐给别人,给自己的家臣,或者你自己家人都要把它分掉。

你自己家祭祀的肉,三天之内把它分掉,这也是从卫生的角度去考虑。古人他所有的规矩,也是从生活出发的。他的这些道理,有一些是跟我们今天还是共通的,其中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再继续,再去发扬。有一些我们今天已经变了,我们也没必要再去执着于这个古礼,是吧?

就像上一章讲的,不得其酱,不食,我们今天如果还是在继续执着,这个肉没有沾到酱,我不吃。你要知道,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像过去那样,用酱来调料了是吧?没有沾到酱,照样可以吃,不代表它没做熟,不代表没做好。

而且上一章讲,沽酒市脯,不食。如果按这个道理的话,我们今天就没办法,很多饭没法吃了。不能去外面吃饭了,外面的不都是沽酒市脯?都是别人卖的,你都没法吃,都不能吃。

但是这对我们今天也有一定的启示,哪怕是去外面吃,你也要观察,它是不是干净,是不是卫生,是不是符合标准、符合要求。你像很多外卖,其实都是不好吃的,不要去吃的。为什么?因为很多都是预包装的,你看着好像是一个炒的菜,其实那都是工业化生产流程做好的,人家就是微波炉给你转一下,或者大锅里面给你热一下,出来的很多时候就算是色恶、臭恶你也看不出来了,是吧?那就不是出三日不食了,有的冻肉要半年、一年,人家都可以再给你烹饪一下,再给你处理一下。

所以说对于饮食方面,我们今天按道理讲,其实要求应该比古代要更严格才行,但有的时候没有办法。我们的生活,有很多时间花在了无所谓的事情上,这真正重要的衣、食、住、行反而是忽视掉的。大家追求都偏掉了,按道理讲,饮食我要讲究健康,讲究安全。前面这么多的规矩,这么多要求,都是为了让我能够保证是养生不是害生。

然而我们今天吃,往往是追求口味,我们不会追求它是不是安全,是不是健康的,那就偏离了方向。所以这几章是在讲,吃是要有要求的。但这个要求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,是为了身体的健康。

好吧,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吧。

方:好。

END

来源:和合文化屋

编辑:李君杰

初审:曹思航

终审:刘瑞芳

邮箱:sqwenlian@163.com

标签:

上一篇:索菲亚2022年报出炉:营业总收入112.2亿元!净利润同比上升768.28%-环球快资讯
下一篇:最后一页